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軸承知識 >> 軸承變成“麻子臉”,怎么回事?
成品或者半成品軸承的工作表面或非工作表面上經常能發現亮或者黑的點狀缺陷,人們習慣稱作“黑點”或者“小黑點”。其缺陷形狀復雜,面積很小,顏色和成因也比較復雜。到底怎么回事呢?
一、產生“麻點”的幾種因素
|| 材料冶金方面毛?。?/p>
1、材料疏松;2、皮下氣泡;3、碳化物液析脫落;4、顯微裂紋;5、嚴重的非金屬夾雜物;
|| 鍛造時候的毛?。?、原材料本身缺陷在鍛造時不能得到焊合以及鍛造時的過燒;2、外來夾雜物在鍛造時造成鍛造“外皮”;
|| 熱處理時候的毛?。?、點狀腐蝕;2、碰傷;
|| 介質電化學腐蝕:
1、大氣腐蝕;
2、手汗腐蝕;
3、酸洗或者串光時腐蝕;
4、鹽爐淬火時氯離子腐蝕;(這類腐蝕均有向嚴重程度發展可能,加深腐蝕程度)
|| 機械傷:
1、研磨時砂輪脫粒磨料的壓入;
2、拋光或超精研時,因粒度不均或混入外來硬脆顆粒時導致麻點;
3、刮、擦、碰和墊傷等;
|| 管理不當:工序間或者庫存零件的管理缺陷。
二、“麻點”對軸承銹蝕的影響
1、軸承零件在裝配包裝時盡管經過仔細的清洗,但“麻點”底部往往有臟污殘存,是導致銹蝕的有利條件;
2、“麻點”的存在使金屬表面的氧化膜受到破壞,造成電位差,麻點處則為陽極,未破壞處則為陰極,即被腐蝕,而腐蝕速度隨著陽極的腐蝕面積大小及腐蝕介質有關;
3、若麻點處有非金屬夾雜物,夾雜物跟金屬構成電源電池,導致缺陷的加重,即為銹蝕;
4、麻點處的粗糙形成吸附性強的活性表面,抗蝕性能力降低,故銹蝕往往在零件的粗糙表面上發生。